足球直播,欧洲杯直播,体育直播,球客直播,雷速体育,篮球直播,风驰直播,NBA直播,英超直播,足球比分,足球赛事,意甲,欧冠,世界杯,世界杯直播,村超,贵州村超,波胆,角球,串球,大小球
“外国人勾结反派,意欲携带‘价值连城的古董’出境……”“富豪病重兄弟抢夺家产,反派以收藏品贿赂官员……”类似的情节,是不是有点像看电视剧?但这背后,图的都是老人的钱袋子。
据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,类似剧情,在一家名为微乐播的私域直播平台上,反复上演。主播们把国仇家恨、财产争夺、扶贫助困、养老焦虑等老年人关心的话题,以剧情演绎的方式搬进直播间,博取老年人的同情和支持,达到高价兜售工艺品的目的。
近年来,随着直播电商的迅猛发展,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接触并参与网络购物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私域直播”这种新型营销模式悄然兴起,并逐渐暴露出诸多乱象,尤其以诱导、欺骗老年群体消费的问题最为突出。
在此前的一些报道中,商家多是通过虚假的宣传手段,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具有神奇疗效的“保健品”或“神药”,再辅以伪造的专业身份与成功案例强化信任,以情感话术拉近距离,最终达到卖货的目的。
而此次报道中的剧情式带货,此前也有不少翻车的案例。从虚构的“孤寡老人”到伪造的“外卖骑手”,从吵架式直播到各种情感大戏,甚至有众多商家都售卖起直播剧本。直播内容或卖惨或制造冲突的离奇情节,以此戳中人们的同理心或猎奇心理,实现引流变现。
但当私域直播遇上剧情式带货,由此产生的化学反应,以及对老人群体的拿捏程度,恐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。
此次报道中,那不知究竟为何物的“一错千金”宝贝,所谓 “外国人勾结反派,意欲破坏国家的‘扶贫助农’计划”的情节,吸引着老人每个月十几万往里砸钱。
年轻人眼中的“漏洞百出”,在很多老人看来,却是“镜头中的每一幕都是真实发生的”。
老人深信不疑,沉迷其中,或许是因自身媒介素养不够,信息甄别能力较差所致,但也与私域直播的传播特点密不可分。
与公域直播不同,私域直播依托微信群、封闭链接传播,实行“非请勿进”的准入机制,形成了“播完即删”的信息黑箱,让监管部门难以发现线索,老人也因缺乏对比渠道易被误导。
所谓的私域,成了商家以演绎剧本精准套路老人的私密场域,各种“国仇家恨”的情节,一眼假的粗制滥造,就在这样一个封闭传播环境中,在“家人式”的关怀中,让老人防不胜防。不少老人在长期的情感绑定和心理暗示下,频频落入消费陷阱。
特别需警惕的是,当这类以卖惨、猎奇为特点的剧情式带货在公域直播领域受到严格规制的同时,私域直播正为其敞开大门。而且主播的套路也在升级,以“财不外露”,宝贝“还不允许上市”等理由,要求老人保密,增加了乱象的隐秘性。
私域直播不是私人领地,更不是法外之地。其所暴露的虚假宣传、货不对板、商品被主播随意标注等问题,理应及时得到规范和校正。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“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”专题新闻发布会,表示将对违法主体实施全链条打击。
监管部门“主动防控”,相关平台也不能无动于衷。在某投诉平台,以“微乐播”为关键词检索可见,在近3个月89条投诉中,一半以上涉及主播以剧本演绎诓骗老年人下单。对此,平台可利用大数据识别异常交易,按规定强制留存直播回放,同时,建立黑名单机制,切断违规直播的传播路径。
私域直播异化为“坑老”工具,既违背商业伦理,更触碰法律红线。整治私域直播乱象,是对老人权益的守护,也是对数字经济生态的净化。一个清朗、可信、有温度的网络消费环境,容不下任何坑蒙拐骗的伎俩。